下一个十年的中国中产阶级——他们的面貌及其制约因素

2014-07-01 15:37:59BY:guoyan
【字体: 打印

中产阶级的成长正在潜移默化地推动着中国的经济变革与社会转型。在这份报告中,我们将探讨中产阶级如何成为中国可持续增长的经济驱动力;同时也慎重指出,如果不着力提升中国年轻一代的能力,使之符合未来中产阶级的要求,这一幕也许并不会真的发生。

一、中国中产阶级的潜力

2000年,中产阶级仅占中国城市家庭的4%;到2012年,这一比例已飙升至68%。今天,城市人口占到中国总人口的52%;到2022年,还将涌现1.7亿城市新居民,届时城市化比例可能攀升至63%。到2022年,中产阶级的数量将达到6.3亿——为城市家庭的76%和总人口的45%。中国正在快速成长为中产阶级国家。这股浪潮的核心是城市化,以及伴随而来的居民收入的水涨船高。

不断壮大的中产阶级主力军来自技能型白领,他们代表着更高的生产力,也赚取更高的薪水。这既体现在基础设施建设“硬”效益,也反映在教育和医疗保健条件改善的“软”效益。中国城市基础设施的迅猛发展众所周知,但政府对有利于释放中产阶级经济潜能的软性推动力的投资或许不太为人所知。以保险为例:2005年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了近1.5亿中国人,如今95%的中国人享受着基本医疗保险。对于城市居民而言,自费比例已经从59%下降到35%。这表明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中产阶级的发展质量与数量同等重要。

二、上层中产将成为新主流群体

我们将中国中产阶级划分为两大类:大众中产阶级——家庭年收入在6万~10.6万元人民币,相当于9000~1.6万美元,这个群体2012年占城市家庭的54%;上层中产阶级—— 家庭年收入在10.6万~22.9万元人民币,相当于1.6万~3.4万美元,这个群体2012年占城市家庭的14%,其消费额占城市居民消费总额的20%。也许到2020年,这个结构会大为不同,上层中产阶级将占到城市家庭的54%,其消费额占城市居民消费总额的56%,而大众中产阶级占比约为13%。不过,这一前景的前提条件是中产阶级家庭收入保持持续增长。

向上层中产阶级的华丽转身,将为企业带来更加成熟、更具吸引力的市场。相对于大众中产阶级,上层中产阶级消费者更愿意为优质产品支付溢价,对知名品牌更为信任,并且更愿意为非必需品及服务埋单。他们的视野也更加国际化,对国际品牌持开放态度,甚至充满渴望。

中国的上层中产阶级消费者正在日趋成熟。逛街购物已经不再是理想的全家活动,与10年前相比,他们花在休闲活动和旅游上的时间明显更多。2000~2012年,中国的酒店客房接待能力增长了4倍,自2010年以来,电影院的票房收入增长已超过30%,仅2013年一年就有超过1000家新电影院开业。

上层中产阶级是富裕一族,他们在购物方面也比大众中产阶级更为阔绰。将近60%的上层中产阶级消费者购买过数码相机,而在大众中产阶级中,这一比例仅为40%。与此类似的是51%的上层中产阶级购买过笔记本电脑,而在大众中产阶级中这一比例仅为32%。衣物柔软剂的购买情况也印证了同样的规律,56%的上层中产阶级购买过该产品,而大众中产阶级仅为36%。

这两个群体对产品吸引力的理解也大不相同。产品基本功能对大众中产阶级消费者具有吸引力,他们当中2/3的人将“耐用性”作为洗衣机的前五大购买因素之一。而上层中产阶级提到这一因素的人还不到一半。对于智能手机,62%的大众中产阶级把耐用性列入前五大考量因素,仅有36%的上层中产阶级消费者持相同看法。对于上层中产阶级消费者而言,产品在情感和社交方面的卖点正日趋重要,相比大众中产阶级,他们更有可能提到购买洗发水和手机背后的考量因素,比如“彰显我的品位”以及“让我感觉家人过上了更好的生活”。(节选)

(摘自《中国智库》第5辑 如需继续阅读请点击

http://detail.tmall.com/item.htm?spm=a1z10.5.w4011-2880254205.35.8jsiqB&id=39622251037&rn=cabcd767b99307a435012df675f59e65购买正版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