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预言——重温《共产党宣言》

2014-07-01 14:19:05BY:guoyan
【字体: 打印

《共产党宣言》在1920年由陈望道参照日文、英文本译成中文后,就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埋下革命的火种。在军阀混战及国民党统治时期,《宣言》是禁书。许多追求真理的知识青年,用各种遮人耳目的方法偷偷阅读,从而走上革命的道路。1921年,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党的理论基础、指导思想,就是《宣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党作为革命党时期,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坚信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有些革命烈士,是在敌人的屠刀下,高呼这个口号走向刑场的。——这种坚定的政治信仰,导源于《宣言》宣示的科学真理。

《宣言》博大精深,常读常新。我结合自己的学习心得,重点谈谈《宣言》中几处伟大、惊人的科学预见。经济全球化,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如今已不是概念游戏和大众话题,而是我们生活的真实的世界。国内外有关全球化的研究和出版的书籍,早已成为显学,在大学、科研机构和各式各样的论坛上长年累月地谈论。它至少说明这样一个事实:某一国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对外贸易,已不是某一国能够独立决定的内部事务,而是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框架内作决策,跟着国际市场的趋势走。东亚经济奇迹,中国经济30多年的高速增长,出口导向式的产业格局,是经济全球化最生动活泼的图像。尤其是网络的普及,视听信息的大面积覆盖,经济全球化就不仅仅是工业化时代的一般的拓展海外市场,货物、劳动力在地理意义上的移动,而是高科技装备起来的一个全新的共同体。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中国语言所说的“天下大势”。

《宣言》指出:“不断扩大新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理解这个论断,凡是以下《宣言》中提到“资产阶级”的地方,我想以人格化的“资本”代入政治范畴的“资产阶级”;不然就不能解释今日中国企业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场的发展战略。一些自由撰稿人出版的《中国收购世界》一类的书籍,企业的兼并重组,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在海外建厂,证明了中国经济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举足轻重,也是“资本”扩张性的属性,不应打上阶级的烙印。

“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宣言》的这一预言,今天已成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内容。我们出行,乘坐的是波音、空客、庞巴迪,而空客在天津建装配厂;青少年吃麦当劳、肯德基,土豆产自陕西省;耐克品牌的衣服鞋子在江苏生产,全球销售……实例举不胜举。说到中国改革开放后出现的经济特区,《宣言》的预见更明确:“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开放的中国,以经济的高速增长,在很短的时间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今天已跃升为经济大国,正是顺应了“天下大势”。基辛格在《论中国》一书中,以中国历史文化的角度观察中国的巨变,特别讲到“势”这个西方没有的概念。我认为,《宣言》的科学预言,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势”。(节选)

(摘自《中国智库》第4辑 如需继续阅读请点击

http://detail.tmall.com/item.htm?spm=a1z10.5.w4011-2880254205.32.8jsiqB&id=36145514862&rn=cabcd767b99307a435012df675f59e65购买正版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