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城镇化看基础设施投资重点
围绕城镇化和基础设施投资这个线索,需要研究的问题包括至少三个层次:其一,是否还需要投资?其二,到底需要多少投资?其三,这些投资如何布局?研究表明:① 从人均资本存量和资本产出比衡量,2020年中国尚需要超过40万亿元的基础设施投资,中部六省投资空间更大。② 虽然基础设施仍然存在投资空间,但是也应该看到结构性不足和结构性过度目前已经出现并存格局,例如公路的相对过剩和铁路的相对不足。③ 下一阶段的基础设施投资重点,从趋势看,将是围绕城市群的互连互通、转移人口市民化引致的公共服务以及人口进一步集聚引致的能源、资源和供应链配置与建设需求。
一、是否需要以及需要多少投资
参考国际经验,关于城镇化中的基础设施投资,人均资本存量和资本产出比是两个最重要的衡量指标。以2005年不变价计算,中国现有基础设施资本存量达到25万亿元,国际排名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居第3位。尽管存量总额处于较高水平,但是高总量背后却隐藏着极低的人均存量,其远远低于所有OECD国家。分区域来看,长、珠三角人均存量最高,中部地区远远落后,环渤海和西部资源带的存量相当,即便是长、珠三角地区,当前的存量也仅仅和美国1972年、加拿大1979年以及日本的1976年水平相当,落后了40年。
从资本产出比来看,2011年中国的这一指标大约在0.8,高于世界平均水平0.55,目前看仍然处于上升阶段,这说明基础设施投资仍然存在合理的投资回报。分区域来看,长、珠三角地区似乎已经出现拐点,达到一个稳定的增长期,高峰在2009年,之后出现略微的下降,至2010年长、珠三角地区的资本产出比为0.55,是理论上公认的长期均衡比例。假使未来该区域延续趋缓趋稳的资本产出比,基本维持在0.5的水平,那么可以确定的是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当前确实存在某种程度的“超前”,未来一段时间,需要更大的经济发展规模来支撑现有的基础设施建设。西部地区现有的人均资本存量已经达到长、珠三角地区的85%,但是资本产出比是长、珠三角的2倍,显然西部的经济尚不能支撑如此高的比例。中部地区还需要较大的基础设施投资以带动经济的发展,数据上看,中部六省地区的资本产出比还处于周期性的上升期,同时地区的人均资本存量也非常低,仅为长、珠三角地区的60%。
总体上分析,中部六省、环渤海以及东部、西部的现有资本存量存在较大差异,从合理性的角度看,西部以及东部的投资增长率将会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而中部六省将会保持一个较高的增长。虽然诸如西部大开发等战略可以缩小地区间的基础设施建设差异,但是大规模的政策干预未必能缩小经济发展的区域性差异。也就是说,仅仅靠基础设施投资来推动经济增长是不够的,而且过快的基础设施增长很可能会导致生产率的低下。(节选)
(摘自《中国智库》第3辑 如需继续阅读请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