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人类共同的敌人
车海刚
这是一场席卷全球的战争,一场人类与病毒的战争。有学者称之为“第三次世界大战”,有国际大刊认为其影响堪比柏林墙倒塌或雷曼兄弟倒闭。《世界是平的》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则把它视作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历史将被分成“新冠前”和“新冠后”。
自3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构成全球性大流行(pandemic)以来,疫情正以惊人的指数级速度在这颗星球上蔓延,“震中”不断西移。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说,从确诊首例到全球病例数达10万,用了67天;达20万,用了11天;达30万,只用了4天。截至3月26日,疫情已波及全球200个国家和地区,确诊病例突破50万——从40万到50万,仅仅过了两天。
中国作为最早暴发新冠疫情的国家,经过两个多月艰苦卓绝的战“疫”,付出巨大的经济社会成本,目前,以武汉为主战场的全国本土疫情传播基本阻断。然而,面对疫情在全球的扩散,我们仍不敢断言曙光在望,疫情“倒灌”的危险系数大增,外防输入成为避免出现第二波疫情高峰的关键。
新冠疫情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增添了最新注脚,也更加真切地诠释了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一部人类文明史,其实就是一部与病毒抗争的历史,史上有记录的死亡超过10万人的疫病即有几十次。有的瘟疫甚至影响了种族变迁、文明兴衰,改变了历史发展进程。进入全球化时代,疫情同样随之“全球化”,各国间频密的人员和物资往来为病毒的快速广泛传播创造了条件,局部疫情更容易演化成全球性公共卫生事件。
新冠疫情再度揭示了全球化的风险与缺陷,全球化进程面临新的挑战。近几年来日益抬头的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等逆全球化倾向,在此次疫情中呈现加剧之势。至少从表象上看,封闭或者半封闭国境,削减甚至中断国际航线,人们主动抑或被动地禁足于自己的城市、社区、村镇,口罩等防疫物品短缺引发关于制造业回归和重建自给自足生产体系的讨论……正像有人形容的,保护主义者想建的“墙”,都让新冠给建成了。
那么,全球化真的会被终结吗?一些防控疫情的应急性举措会变成“后新冠时代”的常态吗?不论对此作出肯定还是否定的回答,恐怕都只对了一半。回顾近现代史,全球化总是伴随新技术的发展而兴起,又总是因战争、瘟疫和经济危机而衰退。百余年前的第一轮全球化,在世纪大流感和一战的炮火中退潮。但是很快,第二轮、第三轮全球化又接踵而至,全球化在曲折反复中波浪式前行。这次新冠疫情,的确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造成严重冲击,一些节点有停摆、断裂之虞,但同时也会促进全球供应链体系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推动其效率变革。
总体而言,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符合人类利益,全球化乃大势所趋。即便受到疫情干扰,全球化也不会落幕,只是我们熟悉的那个全球化需要调整,不能再用旧的剧本。尤其重要的是,这次疫情警示我们,除了“钱和物”(资本、产业、经济)的全球化,更应该关注“人”(生命、生活)的全球化。病毒不分国界、不认种族,也不管政治取向和意识形态。疫情凸显全球共建公共卫生治理体系之紧迫。
疫情是对各国治理能力和水平的考验,也是对人性和文明的考验。大疫之下,不同国家和地区采取了不同的防控策略及措施。这些选择大多基于各自的国情民情,是制度、文化、经济实力、社会心理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有明显差异,亦有相通之处,并且随着情势变化处于动态调整中。但不可否认,一些地方为其轻忽、傲慢以及偏见支付了不菲的代价。
中国的抗疫之战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其间有经验,也有教训。这些来之不易的知识积累,对于世界各国抗疫具有宝贵的借鉴价值。为此,中国积极与国际社会分享相关信息,建立了疫情防控网上知识中心,向所有国家开放;中国政府已宣布向8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紧急援助;中国医疗队还奔赴意大利等疫情严重国家,展开一线支援。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日本友人早先写在援华医疗物资上的这句话,正是对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诗意表达。而在“全球化”概念的提出者之一、英国学者马丁·阿尔布劳看来,传染病疫情这样的全球危机显示出人类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程度,让人类认识到协作共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
病毒是人类共同的敌人。在全球化的疫情面前,无论国家、地域之间,还是人群、阶层之间,猜忌和对立终将害人害己,信任与合作方能渡己渡人;隔岸观火无法独善其身,幸灾乐祸难免遭受反噬。
3月26日,G20首次以视频方式召开领导人特别峰会,会议发表联合声明,习近平主席在会上提出四项倡议。人们由此看到国际社会携手抗疫的力量与希望。
用一则小故事结束本期的卷首语吧——
曾经有人向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提问:文明诞生的最初标志是什么?米德说,在15000年前的考古遗址中发现一个人的大腿骨,骨折愈合了。
这个回答有点出人意料。米德解释道,在自然界,动物如果摔断了腿,就很难觅食喝水,也不能逃避危险,因此几乎必然会死亡。而断裂的股骨已经愈合,表明有人把伤者带到了安全地点,施救并照料,使其得以康复。这种守望相助,才是文明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