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召元、韩强:制造业标准化倒逼“中国制造”升级
“我们要打一场制造业的‘攻坚战’,用先进标准倒逼 ‘中国制造’升级。”李克强总理在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如是说。
会议正式通过了《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会议认为,坚持标准引领,建设制造强国,是结构性改革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改善供给、扩大需求,促进产品产业迈向中高端。
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推进装备制造业标准化是实现质量提升的基础和必备条件,是创新的驱动力,也是“中国制造2025”战略落实的重要手段和抓手。因此,应当从形成一套灵活性强、包容性强、规范的标准制定和升级制度,加大相关部门经费、人员保障,强化标准的执行、监督、监察力度等多方面共同推进装备制造业标准化。
标准化有助于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研究员许召元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整体规模已位居全球首位,整体竞争力也较强。工信部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装备制造业产值突破20万亿元,占全球的比重超过三分之一,是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大国。此外,随着装备制造业规模的扩张,在诸如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海洋工程装备等技术领域也实现了突破。但从总体上来看,中国装备制造业部分关键环节技术尚未突破,仍需进口许多高价的关键零部件。从全球价值链的位置看,仍然处于中低端水平。
因此,许召元表示,在这种情况下,装备制造业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主要在提升产品质量和竞争力两方面。而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标准、实现标准化是实现质量提升的基础和必备条件。“实现装备制造业标准化不仅是装备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进一步推动整个制造业不断升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许召元表示。
此外,推进装备制造业标准化也是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需要。目前与其他规模化的制造业相比,很多装备制造业的生产模式相对前沿、创新、分散化、小批量。从全球竞争的角度来看,哪些国家在质量上有较好的标准,本国的企业就可以按照这个标准来生产,并且进一步把这个标准推广到全球其他国家。因此,推进装备制造业标准化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推进高端装备制造业标准化目的是提高产品质量,从而提高中国制造业的整体水平。标准化实际上是‘中国制造2025’战略落实的手段和抓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工信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主任助理、中欧工业4.0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韩强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
韩强认为,目前提升中国制造整体水平的重要手段就是创新。而工业化社会的创新一定是以标准化作为基础手段的。
此外,韩强表示,标准化的推进有利于整体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制造业是一个很庞大的体系,只有整个体系内产业链的上下游、供应商等各个子系统都标准化,才能够推进全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多措并举推进装备制造业标准化
此次常务会议要求,对接《中国制造2025》,瞄准国际先进水平,推动在机器人、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农业机械、高性能医疗器械等重点领域标准化实现新突破,并适应创新进展和市场需求及时更新标准,力争到2020年使重点领域国际标准转化率从目前的70%以上提高到90%以上。
那么,应当采取哪些具体措施以推进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标准化?
许召元认为,首先要形成一套灵活性强、包容性强、规范的标准制定和升级制度。目前许多装备制造业都属于新兴行业,相关部门需要制定标准来指导这些行业发展。因此,可以通过规范的程序识别、筛选出需要制定标准的关键领域、企业及相关人员。并将其纳入到该领域标准制定的过程中,这样一来可以定期对已有标准进行检查更新,保持标准的先进性。
此外,目前随着新兴行业以及新技术的不断涌现,相关标准制定的工作量增加了许多,需要投入很多精力来跟踪最前沿的知识。因此,需要适当加大相关部门的经费、人员保证,这也是政府为市场提供服务的重要基础。
“强化标准的执行、监督、监察力度也是一项关键举措。”许召元指出,仅仅制定出标准而缺乏强有力的执行,那么标准实际能够发挥的作用不大。此外,加强标准的执行也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市场环境。“企业制定标准需要很大成本,而用户体验时未必能感觉到很大差别。如果不营造鼓励企业优先制定标准、提供高质量产品的市场环境,就会导致出现谁制定标准谁吃亏的现象,这将会打击企业在制定标准、提升质量等方面的积极性。”许召元强调,特别是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创造让消费者放心的市场环境,也是真正落实制造业标准化、提升质量最重要的基础和条件。
韩强补充认为,标准化的推进需要全产业链的协同建设和应用。同时,要由全社会包括企业、社会组织、政府、用户、消费者等协同推进。
其次,标准化的推进需要很多公共服务去支撑。例如,在帮助车企做研发时韩强发现,由于缺乏汽车零部件公共数据,导致研发极大地滞后,而这些数据的搜集无法由单个企业实现,必须通过推进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来推动标准化。
此外,要加强标准化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以及标准化应用过程中的教育、培训、推广。使制造业各个环节的工人、设计师、专业技术人员和应用人员都具备标准化的意识也十分必要。
最后,韩强表示,装备制造业相关领域的标准化需要法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