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理解与改革建议

2015-01-26 15:57:41BY:guoyan
【字体: 打印

王文,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常务理事,新浪财经、观察者网专栏作家。先后就读于兰州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南京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加入《环球时报》,先后任记者、新闻编辑、历史编辑、评论编辑、社评起草人、评论组组长、编委(主管评论),2011年“中国新闻奖”获得者。曾翻译、主编、合著、专著《世界治理:一种观念史的研究》《政治思想中的国际关系学》《真话中国》《大国的幻象:行走世界的日记与思考》《金融是杯下午茶》等书籍10多本。2013年初离开媒体界,参与创办新型智库——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任执行副院长。该研究院院长由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教授兼任,被一些舆论称为“相当活跃的新型智库”“最国际化的智库”。

201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就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做出重要批示,将智库发展视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这是迄今为止中央最高领导专门就智库建设做出的最为明确、内涵最为丰富的一次重要批示,也是继十八大报告里明确提出“发挥思想库作用”后中央对智库建设更深层次的阐释和表态。

一年来,中国智库发展步伐明显加快,逐渐呈现了产业化的趋势:智库数量越来越多,传统智库的内部改革不断加强,一些智库的经费支撑实现良性运作,这些积极迹象值得肯定。但另一方面,许多人对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理解还不够完整。相比中国遍及全球的国家影响力,中国智库发展严重滞后,远未形成与国家发展相匹配的决策咨询力和国际影响力。数月前,笔者走访了美国20多家智库与机构,结合日常的智库运营经验,谈谈对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切身感受,或许会有助于中央、地方、社会以及知识界推进智库的下一步发展。

中美智库差距为何大

中国古代早有“ 门客” “ 军师” “ 师爷”“幕僚”“谋士”等与智库相似的职业,但现代智库在中国的发展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197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1981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成立,两家目前中国最大智库的创建史,相当程度上反映了中国政府决策机制改革的进程。但两家均属于行政编制内的机构,很难摆脱“官方”印迹,“谋”与“断”之间未能分离,即参谋体系与决策体系之间相对独立,这为民间智库的萌生与发展提供了政治与历史土壤。(节选)

(摘自《中国智库》第6辑 如需继续阅读请点击

http://detail.tmall.com/item.htm?spm=a1z10.5-b.w4011-2880254205.35.oX5Qa6&id=43418431431&rn=b0bf95825d24388efaadf8f5104761c6&abbucket=19购买正版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