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格局变迁对人民币计价功能的影响
一、世界贸易格局变化新特征
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计算机、电子与信息技术革命推动经济全球化,国际分工深化带来国际贸易结构、方式与规则的巨大变化。全球金融危机后,以“金砖五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异军突起,促使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格局进入新一轮调整和变化之中,呈现出以下特征。
第一,新兴经济体的贸易份额显著提高。新兴经济体因积极承接发达国家转移出的资本密集型、熟练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整体崛起,在国际贸易增量中的比重不断上升。2012年,新兴经济体国家进出口贸易的全球份额分别达到44.8%和49%,几乎与发达国家平分秋色。与此同时,生产要素禀赋差异与分化促使南南贸易兴起,中国已成为巴西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和印度的第二大贸易伙伴。
第二,南北间产品内贸易成为当前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跨国公司成为贸易的主要组织者和积极推动者。在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完整的产品价值链根据价值属性被拆分为不同环节,生产、加工、组装的衔接和价值附加都需要中间品贸易来完成。产品价值链中属于劳动、资源密集型的中间品的生产、组装主要在发展中国家完成,而技术、资金密集型的研发、设计等环节主要在发达国家进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相互依赖不断加深。
第三,区域贸易成为主流,表现出双边贸易替代多边贸易谈判安排的趋势。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地缘经济不但没有衰减反而进一步加强,形成了以欧洲统一大市场、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以日本为中心的亚太经贸合作为三大核心,以及东盟六国自由贸易区、南椎体共同市场、安第斯关税同盟、加勒比共同市场、中美洲自由贸易区等众多规模较小贸易集团组成的国际贸易格局。区域内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上升,国家之间的竞争正在向区域集团之间的竞争演变。亚太经合组织(APEC)、中国—东盟自贸区(ACFTA)、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TIP)等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发挥了积极效应。双边贸易协定为国家间开展灵活、广泛的经贸合作,实现互惠双赢的愿景提供了稳定的体制保证。
二、贸易格局变迁对计价货币选择的影响
国际贸易结算份额是构成RII(人民币国际化指数)最重要的指标之一。现阶段人民币国际化的主要任务是履行跨境贸易计价结算职能,提高其在国际贸易总额中的结算份额。这就意味着,人民币必须通过市场选择,部分替代当前的国际货币,充当国际贸易计价结算货币。
(一)贸易计价货币选择模式及其决定因素
出口计价有三种模式:本国货币计价、进口方货币计价、第三方货币计价。由于国际贸易计价、结算通常是同一种货币,而一国的出口就是另一国的进口,故从出口角度讨论计价货币选择,实际上就涵盖了全部贸易的计价与结算货币选择。半个多世纪以来关于贸易计价货币选择的理论研究表明,稳定出口销量,降低生产成本波动性,实现利润最大化,是出口企业选择计价货币的出发点。出口计价货币选择的主要决定因素包括下面几点:
第一,经济规模。经济规模大的国家,生产行业齐全,进口替代能力较强。为了减少汇率波动导致出口商品与目的地竞争对手商品的相对价格波动,国外出口商大多愿意采用进口方货币计价模式,即以经济大国的货币计价。特别是当经济大国鼓励自己的出口商使用本币计价,经济规模巨大带来的本币计价优势就会产生溢出效应,迫使越来越多的小国在出口贸易中选择经济大国的货币计价。
第二,商品特征。同质商品具有较强的可替代性,稍微的价格变化就会导致出口需求大幅波动,因此这类商品的出口商有强烈的动机采用主要竞争者的货币计价。而且一旦某种货币取得先机,被广泛使用于国际贸易计价,就会逐渐形成一种很强的惯性,出口商一般不会轻易替换计价货币。因为替换计价货币很可能造成交易成本上升或者国外需求下降,使得出口商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金融技术的广泛运用,越来越多的大宗商品、初级产品集中在交易所或者电子交易平台进行交易,这种高效的标准化交易方式客观上起到了推动商品同质化的作用,出口商只能被动选择交易所指定的、单一的、交易成本低的货币计价。相反,生产技术和品质差异较大的商品,主要是高附加值的资本品、耐用品,出口商有更多的主动性与灵活性,可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选择计价货币。
第三,贸易结构。出口行业及其在贸易总额中的份额差异导致不同国家的出口替代性高低不一。Imbs and Mejean (2010)b根据24个主要国家的贸易结构状况,测算了各国的出口替代弹性。美国、法国、德国、英国、日本、中国的出口替代弹性都在-3.5左右,表明这些贸易大国都存在较高的出口替代弹性,出口商品价格平均每上升1个百分点,出口需求数量将下降3.5个百分点。为了赢得市场份额并避免生产成本上涨,出口商必须维护出口目的地市场的价格稳定,一个明智的选择就是采用进口方货币计价,或者采用主要竞争对手的货币计价。(节选)
(摘自《中国智库》第4辑 如需继续阅读请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