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全球经济增长前景

2014-10-26 15:13:20BY:guoyan
【字体: 打印

30多年的快速增长不仅大大增强了中国整体的经济实力,也使得中国成功地迈入了上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回顾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中国经济的长期高速增长不仅离不开内部不断改革所激发的动力,也离不开对外开放所带来全球市场的融入和全球产业转移的机遇。随着中国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与全球经济的深度融合,外部环境的变化和波动将密切影响着中国经济的走势。中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全球经济的发展,全球经济的发展同样也离不开中国经济的发展。在分析中国未来发展的前景时,深入分析全球经济增长的前景显得尤为重要。

一、中国的快速增长改变了全球经济增长的重心,入世加速了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的深度融合

  1. 改革开放推动了中国经济的长期高速增长,全球经济增长的重心进一步“东移”,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的影响力日趋增强

回顾过去三十多年中国经济的增长历程,不难发现改革开放对于中国经济的长期、持续、高速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经济改革打破计划经济的禁锢,释放了生产要素的活力,提高了要素在产业和空间上的配置效率。对外开放则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要素空间,也加速了国内的改革步伐,更为重要的是使得中国成功地迎接了全球新一轮的产业转移的战略机遇期。全球的产业大体经历过五次转移,世界制造业中心也相应发生过几次大的变动。19世纪晚期从欧洲转移到美国;二战以后转移到日本;20世纪70年代晚期到80年代转移到“亚洲四小龙”;20世纪90年代后,特别是在中国加入WTO之后,国际资本和产业很明显地向中国转移,这促成了中国制造业的不断壮大和崛起,也是中国保持长期高速增长的重要保障。

正是改革开放等一系列因素的共同作用,促使了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不仅创造了亚洲经济史上又一个长期高速增长的奇迹,也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1978年到2010年中国实际GDP年均增长速度高达9.9%。这一增速远高于同期发达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同一时期世界平均增速仅为3%左右,而美国、日本以及欧元区整体的增长速度则不到3%。长期的高速增长大幅度提升了中国的整体经济实力。GDP总量由1978年3645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近40万亿元,增长了20多倍;人均GDP也由1978年的381元增加到2010年的3万元左右。根据世界银行的人均GNI数据,1978年我国人均GNI只有190美元,2010年达到4393美元,也就意味中国已经由下中等收入国家成功步入上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按照汇率法计算,中国的GDP总量由1978年的1473亿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6万亿美元左右。中国经济整体实力快速提升,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与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的差距在缩小,甚至是赶超它们。按照汇率法计算,中国GDP占全球的比重由1978年的1.8%上升到2009年的8.6%,如果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GDP占全球的比重则由1980年的2.0%上升到2009年的12.6%。2005年中国GDP总量超过法国,成为全球第五大经济体;2006年超过英国,成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2007年超过德国,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2010年中国经济规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亚洲第一大经济体。

从全球视角来看,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一方面得益于全球产业的转移,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全球经济重心的转移,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影响日趋增强。根据Danny Quah(2010)的研究,中国经济的持续崛起和东亚其他地区的发展,根据GDP测算的全球经济重心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东移,由1980年的大西洋沿岸中部转移到2007年的赫尔辛基和布加勒斯特以东的位置。

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的影响不仅表现在导致全球经济重心的东移,更为直接的是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越来越大。按照汇率法计算,1978~2009年期间,中国的经济增长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7%,同期美国、日本以及德国的贡献率分别是31.5%、14.4%和4.8%,中国成为继美国和日本之后世界经济增长的第三大引擎;本世纪以来,全球经济增量的近1/4来自中国,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已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经济最大的火车头,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中国经济对全球经济复苏的贡献更是有目共睹的。(节选)

(摘自《中国智库》第1辑 如需继续阅读请点击

http://detail.tmall.com/item.htm?spm=a1z10.5.w4011-2880254205.29.4xV1u2&id=19114135453&rn=e9a6feddbae6148ab24c5cdbeaad1df9购买正版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