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国强:中国企业走出去要做好风险管理
日前,在由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主办的“2016年《国家风险分析报告》和《全球投资风险分析报告》发布会暨国家风险管理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表示,在中国对外投资迅速增长的同时,要看到中国企业走出去还缺乏经验,面临着很大的风险和挑战。中国企业应形成一个走出去的风险管理机制,学会准确地分析风险、识别风险、管理风险和规避风险。
隆国强说,对外投资是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作为一个新兴大国主动整合全球资源的重要举措。本世纪之初,国家提出了 “走出去”战略,今天中国已经从一个外贸大国发展成为一个既是贸易大国又是投资大国,从一个引资大国发展成为既是引资大国又是对外投资大国。在“走出去”战略推进过程中,要进一步深刻理解在国家层面上的战略意义。中国参与全球化,努力做到趋利避害,过去的主要手段是外贸出口、进口外部资源和技术等。作为一个引资大国,外商投资不仅给我们带来了资金,而且带来了新的技术、管理和经营理念,对我们的工业化、结构升级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今天我们的企业已进入走出去阶段,要积极主动地整合全球资源。
隆国强认为,对外投资有利于中国企业快速提升技术水平,从而推进整个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我国过去参与全球竞争的比较优势是依赖低成本的劳动力,现在比较优势正在快速转化。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国内发展,还是参与全球竞争,都必须从过去依赖低成本的要素变成依靠创新驱动。我国正处在一个结构升级、动力转换的关键时期。我们不仅要把国内的创新资源充分运用起来,激发国内创新的活力、动力,同时,也要有全球的视野,用好全球的生产要素特别是研发的要素,来加速中国的创新,将全球的资源为我所用。中国有些企业通过在全球整合资源,无论是海外并购,还是建立境外研发中心,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隆国强说,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寻找出路。一是转型升级,通过不断提高自己的研发能力,通过开创品牌,提高自身的附加值,形成新的国际竞争力。二是内外转移,向成本中心和我国更低的东、中、西部转移,这也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着力推进引导的;向其他更低成本的地区转移,如东南亚、南亚、非洲等。对外投资和利用外部的研发资源,促进了国内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是我们积极参与全球化进入新阶段的一个重要选择。
隆国强表示,对外投资是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形成一个互利共赢的国际环境的重要途径。中国作为一个对外贸易大国,总体上是贸易基本平衡,略有顺差。但从具体国别来看,实际上贸易失衡现象很严重。对我国来说,最大的贸易顺差来自于美国,对美国来说最大的贸易逆差来自于中国。如果从贸易失衡的程度来看,恐怕中国一些双边的贸易失衡程度更严重,尤其中国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失衡程度,是远远高于中美的。这种状况是由两国的产业结构、资源禀赋、比较优势等诸多原因造成的。这种失衡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是难以接受的。
他进一步指出,我们一直强调,中国要和平发展,要构造一个互利共赢的国际环境。如果我们放任这些贸易失衡现象,不采取切实的措施加以弥补,对我们整个外部国际环境会产生非常消极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希望深化中国和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产能合作。目前,中国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吸收外资最重要的来源国。中国企业带去的适用技术和设备,对这些东道国把劳动力优势转化为出口的竞争优势,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因此,对外投资是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双边经贸关系的一个重要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