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与世界未来暨高端智库建设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

2014-12-30 23:14:28BY:guoyan
【字体: 打印

11月28日-29日,中央外事工作会议在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我们要着眼于注重阐述中国梦的世界意义,要争取世界各国对中国梦的理解和支持。10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指出,“重点建设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和国际影响力的高端智库”。在这种背景下,2014年12月28日,“中国梦与世界未来暨高端智库建设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召开。与会嘉宾就中国梦的体系构建,中国梦与世界未来的关系,以及高端智库与多层次智库体系的建设等主题展开了热烈的交流与讨论。

在会上,中国梦“三五”战略体系与海峡战略三部曲原创研究者、中国梦“三五”战略工程组委会执行主席、北京拓维科学研究院院长王毅作了《中国梦与世界未来:新范式和高端智库建设》的主题演讲。王毅从新起点、新范式、新力量、新变革、新号角等五个方面展开了演讲。他指出,当今世界与中国社会都处在一个急遽变革的大转型期之中,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都迫切需要人类新文明层面的新范式的构建,他认为,这个新范式的构建必须要有由一流思想家和理论家构成的高端智库来完成,而且还要有由多层次的“专门家”和“实操家”构成的智库主体去谋划策划、推广应用,并且完善落地。建设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端智库,既是中国大转型与长治久安的需要,也是人类社会新旧文明交替的客观要求。中国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五千年文明延续的国度,有义务为世界未来找到一种新的可能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是世界新文明的区域试点,而这个试点的名字就叫做“中国梦”。中国梦本身就是一个话语体系。而中国梦“三五”战略体系就是中国式源智库——拓维智库关于中国梦的阐释与解读。拓维智库经过十六年的研究,经由“海峡战略三部曲”(海峡西岸经济区、海峡经济区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出发,多年前就开始进行关于中国梦的理论体系、践行体系和指标体系的研究,并且于2010年在山东省胶东半岛成功试点,于2010年就在山东省胶东半岛成功试点,并于2013年12月30日、2014年8月9日在北京大学分别成功举办“中国梦与中国新型智库研讨会暨首都高校博士团十周年回望”、“‘三十而立:社会担当与人格独立的企业中国梦’研讨会”。

在谈到构建新范式时,王毅说,作为中国智库的早期启蒙者,十六年前拓维智库在成立之初,就以罗马俱乐部和兰德公司为战略楷模,开始关注着影响中国社会命运的三大问题——海峡难题、李约瑟之谜和钱学森之问,十年磨一剑,三大问题最终带来了三大成果:海峡难题诞生了海峡战略三部曲,李约瑟之谜催生了中国梦“三五”(2014-2049)战略工程体系,钱学森之问就带来首都高校博士团的组建和对中国知识体系的研究。拓维十多年的研究成果目前已形成系列的专著,其中《人类新文明宣言——第二轴心时代的整体跃迁》、《三爱五福:生态文明时代的伦理价值总纲》与《中国大转型:人类新文明坐标下的中国梦体系构建》、《三五战略:新时代的文化镜像与实践模型》、《全人的觉醒:后成功学时代的拓维成就学》等相关的著作正在付梓印刷之中。拓维智库虽已经形成一套系统的体系与主张,但是依然需要各个智库主体与各界人士的鼎力支持,共同为建设中国梦高端智库与多层次智库体系而努力。以此,我们才可以真正贡献于整个时代,贡献于人类新文明,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承担属于智库的责任。

著名党史研究专家、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作了《中国梦与中国国际话语体系》的主题发言。李君如认为,中国梦的构建是势之使然、求之能成与知而行之的。从势之使然的角度,李君如指出中国梦是把党的意志变为人民共识的需要。从求之能成的角度,他指出从二十四个字的核心价值观来讨论中国梦就会注意到,它既有中国文化的基因,又有世界能够接受的理念,这有利于我们构建中国梦的国际话语体系,所以是求之能成。

从知而行之的角度,李君如指出要建构中国的国际话语体系,必须处理好五大关系。其中,第一,处理好中国话语与世界认同的关系,是说不要自说自话,自娱自乐,而要让人了解中国、谈论中国、认同中国,要增强文化软实力。而要赢得文化认同,就要注意不同文化的共同点。第二,处理好中国故事与中国问题的关系,是说从讲中国故事开始,让更多的人听明白,听进去。离开感性讲理性,就只能陷入空洞的说教。联系感性讲理性,才能打动人。要在指导思想上明确讲故事是要帮人解疑释惑,讲故事要有问题意识。第三,处理好中国历史与中国人世界观的关系,是说讲中国故事必定会谈及中国历史,建构中国的国际话语体系,要努力开掘中国历史这座富矿。但光讲历史还不能完全让人理解中国人处理国内外重大问题的立场、观点和做法,这就需要我们在讲历史时有意地渗透中国人的世界观。第四,处理好中国文化和文明对话的关系,是说弘扬中华民族独具魅力的文化,同时要知道各国文化是有差异的,我们要向世界讲明白,建构中国的国际话语体系,不是搞“文明冲突”,而是要促进文明对话。第五,处理好中国语言和外文翻译的关系,这是技术性问题,但在建构中国的国际话语体系中非常重要,不容忽视。

著名管理学家、北京大学原副校长张国有作了关于《对中国富强的经济重心的看法》的主题报告。张国有认为中国未来发展中心应该侧重于农业的发展,农村的繁荣和农民的富裕。这与中国几千年农业国的历史以及农业农村农民对中国独一无二的影响有关,我们必须根据自己的国情而确定中国的发展道路,可以借鉴但是不能简单模仿其他国家的发展模式。通过在农村繁荣方面,张国有指出我们不仅要考虑面向国际的“一带一路”,也要考虑国内的一带一路,把相当一部分的资金用于农村道路、水利、桥梁等基础性的建设。当谈到城镇化时他指出,我们要建成田园式的现代化、区域性的农村生活环境。作为原北大副校长,他还特别提高要大力扶持和发展农村教育,如果农村青年治理发展,自然会用智慧和方法解决当地的问题。他还建议要在资金扶持、干部挑选机制等方面向农村倾斜,我们要做我们要做真实的世界一流现代化,我们要用现代化的农业、工业养活13亿人口,服务业的发展也要用崭新的思路。

首都高校博士团常务团长、全国“三五”战略工程组委会副秘书长邢煜芝作了题为《人类新文明视野下的中国梦体系构建》的主题发言。她指出,人类的问题在于各种“个体中心主义”的作祟,如和集体相对应的个人中心主义,和人类相对应的民族中心主义,和自然相对应的人类中心主义,这造成了信仰危机、文化危机和生态危机等人类的三大危机,而这些危机将人类推到了行将灭绝的边缘。而这种“个人中心主义”的背后是西方还原式的思维范式;这种思维范式见树不见林,虽然可以极大地调动个体的积极性,却会造成整体的撕裂。人类文明还必须要有东方系统思维的补益,不然将永远无解。与强调个人成就的美国梦不同,中国梦本质上是家国梦,是中国系统思维范式的产物,其逻辑是国富民强,有整体才有个体。中国梦作为一种全新的道路与话语体系,将为人类的未来开辟一种必要的崭新的可能性。未来的人类文明将是东西方共同作用的阴阳结构,彼此不同而互相补益。以西方话语体系来衡量中国,剥夺一种未知的可能,不仅是对中国的不负责任,更是将人类的未来置于一种不可知的危险中。而中国梦“三五”战略体系则是中国梦的系统阐释,“三”指三重和谐,指向家庭伦理、社会伦理和生态伦理;而“五”则是五位一体,指向个体的全面的安放。整体是个体的本质,而个体是整体的目的,既又林又有树,兼顾“整体”与“个体”的多方利益。

知名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国际布达佩斯俱乐部中国分部主席闵家胤作了题为《中国梦的理性思考》的专题报告。他认为未来防止集体无意识的产生,我们必须要给中国梦投入几束理性的光芒,所以提出了十二条的理性思考,并且认为中国梦有危险的梦、平庸的梦与伟大的梦三种做法,我们必须要吸收西方国家制度的各种优点,完成科学的顶层设计,争取全面赶超美国。

中央党史研究室宣教局薛庆超副局长作了题为《中国梦的时代内涵与当代中国的走向》的专题报告。薛局长认为中国梦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时代内涵,承载着人民的期望与历史重托。十八大以来,中国基本走向如下:第一、深刻认识国情,达成改革共识;第二,协调机制,凝聚改革力量;第三,深入调查研究做好顶层设计;第四,确定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齐勇锋教授做了题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根基和历史使命》的专题报告。他认为西方的发展问题重重,文艺复兴时期西方文明工具主义就埋下了后来逐步走偏的伏笔。作为有责任的知识分子,我们应该在中国梦旗帜下探讨世界文明的走向,我们要超越自我,超越西方文明,寻求人类共同的文明,寻找西方文明和中华文明的契合点,这个契合点应该超越我们自身,同时也超越当今世界的西方文明。为此必须反对反对西方中心主义、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反对民粹主义。

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发展部副主任辛向阳教授,作了题为《专题报告:“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报告。他认为出现世界性国家梦有两个条件:第一,经济数一数二;第二,在制度上有优越性。并指出历史上曾出现了五个世界性的国家梦,罗马梦、长安梦、英国梦、苏联梦和美国梦。现在已经是“经济全球化,全球中国化”,实现中国梦有着广阔的空间。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制度,我们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正在演变成国际政治优势,我们正以高铁为基础重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实现中国梦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只有现代化的治理才能真正实现中国梦:要实现国家领导层依法有序更替,使中国梦实现有稳定有序的政治秩序;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为中国梦实现提供法治基础。

北京市委党校校委委员姚桓作了题为《中国梦如何影响世界》的专题报告,他指出中国梦既是理性的又是激情的,既是爱国主义的又是社会主义的,既是集体主义的,又肯定个人价值。并提出中国梦影响世界,绝对不是取代西方模式,而是提供另外一种道路,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参照系,这更符合人类通过多元模式多种途径走向总体进步的趋势,更符合人类的利益。并从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谈到了中国社会发展的问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国华作了题为《实现中国梦,需要什么样的智库》专题报告。他指出中国智库发展的四个现状,四个问题和四个建议,他指出智库为了保持独立性,要走第三条道路,既不是纯官方,又不是纯民间;智库做事情判断时,特别是重大危机事件时应该勇敢站出来发出自己的声音,不能失语;还有智库要帮忙不添乱,到位不越位。第四要少粉饰去雕琢,还事情本来,把真相告诉人民。

国家统计局原司长、新加坡大学客座教授黄朗辉作了题为《中国梦的统计学样本》的专题报告。希望国家统计部门构建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对中国梦的实现过程进行检测。指出我们要缩小城乡差距、缩小行业差距、减少基尼系数。

空军指挥学院研究员马文海作了题为《中国梦与世界未来——民族文化重大战略问题》的专题报告。他从文化战略,以及文化本质路径解读了习总书记的两创两新,对创新进行了深度的解读与阐释。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林新奇作了题为《“二十五年周期进化说与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的未来》的专题报告,他从人力资源的角度、战略的角度和管理的角度,提到了二十五年的周期进化理论。

世界银行顾问、清华大学长三角研究院中国企业家思想研究中心主任王育琨作了题为《中国梦:无依则生 有一则活》的专题报告,他从“老娘说”的角度,谈到了地头力的管理理论创新;并对一片焦土的生态环境现状进行了反思。

国家发改委经济所研究员李琨作了题为《市场化与创新:中国梦与世界未来的强力引擎》的专题报告。天津理工大学副教授、南开大学博士秦萍从从心理学角度对中国梦做了解读,她认为应该用积极心理学和社会工程体系来引领世界文明走向宁静、和谐的人类共同理想。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院长田志强认为民营智囊机构比国家的智囊机构更有优越性,更有亮点和特点。人民日报舆情研究员卢大明从《中国梦和国家战略安全》的角度作了专题发言。中国数字信息与安全产业联盟秘书长胡唐军从中国梦践行的角度,谈到了中国梦离不开现代化而现代化离不开信息化。

巴西、尼日利、亚萨摩亚等国大使馆均有代表参加此次盛会。几内亚比绍公使卡林通卡先生认为:中国梦不只是中国历史上的梦,经济上发展的梦,生活上发展的梦,文化和文明发展的梦,同时也是全世界发展的梦,每一个人发展的梦。塞内加尔的参赞也分享了他的看法,认为中国梦和非洲梦从人民幸福的层面都是一样的梦。

最后,主办方宣读了由拓维智库起草的题为《关于共同建设高端智库及多层次智库生态体系的倡议书》。倡议书指出中国正面临着软实力崛起的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我们必须要团结起来,建设高端智库及其多层次智库生态体系,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和中国知识体系,发挥“书生”和“士人”精神,以中国梦给世界未来提供一种崭新的可能性。

据悉,本次研讨会由北京拓维科学研究院、中国梦“三五”战略工程组委会和首都高校博士团联合主办。来自中央党校、中央党史研究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空军指挥学院、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拓维智库及首都高校博士团等30多位国内一线专家和智库机构代表,来自国家科技部、国家文化部、国家统计局、世界银行等10数名政府官方人士,来自全球约10多位留学生代表和驻华大使,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30多位企业家代表和来自两岸三地的国内知名的一线媒体记者,共计一百人左右参加了此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