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韶峰:金融牵手大数据,改变了什么?

2017-01-03 22:52:04BY:guoyan
【字体: 打印

互联网时代,创造出且创造着许多前所未有的奇迹。当奔跑在这片原野上的金融行业和大数据技术二者相遇,会激荡出怎样的火光?

张韶峰近期的工作日程表,正可以为之做出绝佳注脚。作为百融金融信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融金服”)董事长、CEO,他在2016年12月代表公司前往贵阳,与贵阳市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图为2016年12月,张韶峰(右)代表百融金服与贵州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同样在当月,百融金服全资子公司百融卓诚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百融卓诚”)在京开业,主营业务是不良资产管理。按照张韶峰的战略构想,这家新公司将助力百融金服打造更为雄阔的大数据金融服务版图。

还是在这个月份,张韶峰入选“环球人物榜金融科技领军人物Top20”。

不止在国内,大数据金融信息服务行业近年来的蓬勃发展也引发了世界的关注。作为中国的该行业代表,张韶峰受邀出席了2016年11月16日至18日在浙江乌镇举办的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会上,百融金服作为浙江大数据交易中心常务理事单位,与浙江大数据交易中心联合发布了《浙江省区域零售信贷报告》。

对于大多数读者而言,大数据金融信息服务似乎离他们的生活很遥远,而实际上,它应时而生,几乎与每个人息息相关。这其中究竟有怎样的奥妙?带着相关问题,“国研智库”专访了张韶峰。

 图为百融金融信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CEO张韶峰

国研智库:百融金服是国内最早进入大数据金融信息服务领域的企业之一。在您看来,大数据金融信息服务行业是怎样一个行业?做的是怎样的事情?

张韶峰:简单说,大数据金融信息服务的最终目的是帮助金融机构找到合适的借款人、合适的放贷金额以及放贷利率。而实现这一目的的工具,就是对大数据金融信息的挖掘与分析。

现在的信贷市场,供给和需求严重不匹配。一方面是个人融资难、小微企业融资难;而另一方面,银行手握大量资金,却难以匹配合适的借款者。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传统的信用评估方法(其依据是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的相关记录)并没有涵盖所有有借款需求的人群,银行无法据此对放贷风险作出有效评估,于是无法放贷。

个人消费方面,目前中国大约有2亿-3亿人通过信用卡消费、房贷车贷等方式成为银行的借款人,这些人在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中有相应的记录数据。但是,现在中国适龄的借款人大概有十亿,也就是说,还有七八亿人并没有被银行信贷服务覆盖。这七八亿人,因为没有征信记录可查,银行很难为他们发放贷款。而更为重要的是,这些人的借款需求又是刚性的、甚至旺盛的。像刚毕业的学生、刚进城的农民工,都属于这类人群。他们刚刚开始人生的新阶段,需要钱租房子、买手机、甚至需要为了求职置办一身新衣服,这些都需要钱,但他们一时赚不了太多钱,向银行借款又很难。总体看,现在中国至少有两亿人有迫切地贷款需求,但这种需求却很难被满足。

从银行方面来看,贷款服务供给严重不足。银行长期以来服务的都是高端人群,这类人群通常受过良好的教育,有稳定的工作、不错的收入,但事实上他们却未必有借贷的需求。高端人群或者不需要透支信用卡,或者透支后能够保证按时还款,因此银行无法从这些人身上获利。而大量有贷款需求、且需要延迟还款或消费时分期付款,能让银行由此获利的人,却因为历史的征信数据缺失,银行很难给他们放贷。

事实上,中国人的消费观念正在改变。根据我们的观察,70后基本不会借钱消费,但很多85后愿意日常借钱消费,这类人群其实是好客户,但因为之前无信用记录,所以银行不敢借钱给他们。因此,一些个人或者小微企业主就被迫去向民间机构借钱,但民间机构放贷的利率很高,年化利率达到100%甚至300%,相比较而言,银行信用卡的利率是15%-18%,此外有大量100%的利率,从百分之十几到百分之百之间,利率是断层的。

导致目前信贷市场极度扭曲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需要钱的人借不到钱,或能借到但利率超高;另一方面,银行有大量的钱,但又不好找到在风控体系之内的借款人,不敢放贷。

百融金服的工作,就是帮助金融机构在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数据尚未覆盖的人群中,通过大数据金融信息服务来评估借款人的信用,帮助金融机构和借款人实现贷款业务的“双赢”。

所谓的大数据金融信息服务,是依靠线上线下融合的多维度海量实时数据,通过超强的大数据处理和建模能力,为信贷行业用户提供包括贷前营销获客、贷中管控以及贷后管理在内的客户全生命周期产品和服务;为保险行业用户提供精准营销、存量客户管理以及个性化产品定制等产品和服务。

从更深的层面看,大数据金融信息服务是在帮助中国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有了这一体系,不管是银行还是互联网金融公司、小贷公司、融资租赁公司,他们的业务会增加,经营会改善,而更多个人和小微企业也能够得到贷款。

国研智库:金融机构和借款人之间需要“精准匹配”,在这一过程中,大数据金融信息服务的作用是如何发挥的?

张韶峰:理论上说,金融机构对所有人都可以放贷(欺诈除外),只是放贷利率要覆盖违约率。如何计算出违约风险?就需要大数据了。我们的考虑是,对于大多数有借款需求的人来说,虽然他们的金融借贷数据不足,但生活数据是充分的,毕竟任何人都要生活,所以有相应的数据记录可以查到。而我们同时也发现这些数据对判断一个人的信用是有指示作用的。

比如我们会看一个人申请贷款时登记的手机号码使用了多久。一般一个手机号码使用时间越长,其申请贷款后的违约概率越低。再如消费方面,如果一个普通消费者,特别是二三四线城市的消费者,假如他的主要收入来源与游戏无关,却在游戏上花费很多,那么他的游戏花费越多,违约概率越高。再比如,一年坐飞机次数较多,或者坐过商务舱的人,违约概率会很低。我们还发现,本地生活消费(即需本人到现场才能完成交易)多的人,违约概率较低。

总而言之,当可参照的生活数据变量足够多的时候,将它们综合起来判断一个人的信用是比较靠谱的。

小微企业融资层面,小微企业虽然是企业,但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其信用评估的大部分权重在于判断企业的老板、财务总监、人事总监等的个人信用,而不是只看企业报表。互联网金融公司、小贷公司半数以上的客户都是小微企业,我们结合企业数据和个人数据,来判断他是否诚信,企业经营情况如何。

当然,我们的工作是为金融机构提供“信用评估”,提出建议放贷的额度和利率,但在放贷时多大程度参照我们的建议,决定权在金融机构,这与他们的开放程度和是否重视相关项业务有关。

国研智库:大数据金融信息服务填补了金融业的很多空白。您如何看待这一行业目前的态势?

张韶峰:总体来看,在国内,大数据在金融行业的应用属于早期,但正在逐渐得到主流金融机构的认可。

大数据金融信息服务的推广还是比较曲折的。采用以生活类数据为基础的信用评估标准体系,我们公司在国内做得是最早的,一开始主流金融机构不太认可,有很多质疑。金融行业通常比较保守,对一家提供信用评估服务的第三方合作者产生充分信任,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他们对第三方合作者的股东背景、机构案例、服务时间等有较高要求。当然也有一些金融机构有比较开明的负责人,但其机构内部往往也会有反对的声音,比如担心第三方机构不安全、技术没有经过充分检验、或者对“大数据”不认可等。

随着技术的日益成熟,这个行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任正在增加。比如一家银行有10万人来申请贷款,会先委托我们对其中1万人进行信用评估,过几个月,来看看我们给出的判断准不准。如果效果非常好,那么合作就再向深入发展。一般一家银行从最初接触到开始合作,至少要一年,甚至两年的时间。通常主推个人金融和小微企业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对大数据金融信息服务比较有兴趣。

2012年至今,我们逐渐得到主流金融机构的认可。现在我们的客户涵盖很广,包括银行、小贷公司、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金融公司、保险公司等。

现阶段,对外能提供金融大数据服务的公司不少,大约一二十家,但真正与大型金融机构长期合作,并且成效显著的大数据金融信息公司凤毛麟角。百融金服占行业60%-70%的份额。

国研智库:这样的数据意味着百融金服在大数据金融服务行业已是标杆企业了。您对这个行业的未来发展有怎样的展望?

张韶峰:对大数据的认可已经成为传统银行业以及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共识。在金融领域,50%的金融机构认可大数据的价值,实际在用的是20%。从世界经验来看,金融机构是不可能只剩几家的,但金融信息公司这样提供高科技服务的“轻公司”,随着市场的不断洗牌,最后一般就剩下两三家。“轻公司”规模优势很明显,它合作的金融机构越多,所拥有的数据量就比同行越大,这样更多的金融机构就更愿意跟它合作,形成良性循环。长此以往,最终剩下两三家大的金融大数据服务商。以美国为例,大的金融大数据信息服务公司有三家,他们与主流金融机构直接展开合作。此外还有两三千家小的金融大数据信息服务公司,他们主要为三家大公司提供数据支持。

中国的大数据金融信息行业现在还是“春秋时期”,有一二十家公司。我预计两年以后会到“战国时期”,剩下七八家。再过五年,基本就剩下两三家。

国研智库:行业洗牌过程中,决定一家公司能否长久立足的因素是哪些?

张韶峰:一是数据量。数据规模是否足够大,能覆盖多少企业和个人,能覆盖个人和企业怎样维度的数据。比如1000个维度,你的公司能覆盖其中多少个。

二是与客户的主营业务是否存在竞争关系。有些公司自身从事金融业务,这样的公司去和一些大的金融机构谈合作,金融机构可能存在客户流失的顾虑。

三是金融模型、技术有没有真正得到主流金融机构的认可。包括使用多长时间、效果如何、是否足够稳定等。我们这个行业流传一句话,在去金融机构谈合作时,你和对方说曾为一百个P2P公司服务,效果不如讲一个与大银行合作的案例。

四是股东背景、团队背景,是否能让金融机构放心。

我认为,2018-2019年会是大数据金融信息服务行业的爆发点。目前欠缺的火候是,金融机构从认可你到真正开始合作,这个过程需要时间。从签合同到大规模上线就要一年时间。虽然需要等待,但这个过程还是必要的,这是双方互相探索和磨合的过程。毕竟,金融的核心是信任。

我在这里还想谈一下人才问题。大数据金融服务行业的优秀人才缺口严重。这是一个跨界的行业,需要金融、大数据、互联网营销三类人才,现在不要求三个领域都跨,能跨两个领域的都很少。人才肯定会成为这个行业未来发展的一个瓶颈。

国研智库:您之前谈到,现阶段是大数据金融信息服务行业发展的早期。通常在一个行业发展的初期,企业良莠不齐、政府监管不足,可能会影响标杆企业的发展。您所在的行业存在这样的问题吗?

张韶峰:举个例子吧。大数据金融信息服务行业应当强调合规。在大数据的采集、使用等方面,对合规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但合规会增加成本,现在并不是每个企业都这样做的。

比如采集数据时需要进行用户告知、征得用户同意。我们与金融机构合作时,都会要求金融机构配合进行相应的工作,甚至可因此适度减免服务费。再比如,我们鼓励销售人员在与合作方签合同时加入知情同意的条款,销售人员会因此得到奖励。现在我们仅这一项成本就花掉几千万。这些都是为了保证数据采集的合规性。

另外还要防止数据泄露。为了防止数据泄露,我们获得公安部“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三级备案,在软硬件系统、防火墙等方面的成本花费上千万。在内部,也有管控措施,在技术上做了很多防范:一是外部信息进入公司系统会加密脱敏;二是把客户信息进行分块,不同员工管理不同数据;三是一些重要数据只能在机房查阅,机房电脑与外网隔离,无硬盘、无USB插口,进入者禁止携带手机、相机。

与无这类投入的同行企业比,我们的成本会因此上升40%-50%,尽管面临成本压力,但我认为必须这么做。因为一旦数据被违规滥用,会导致用户隐私泄露、电信诈骗等,社会对大数据应用会更加心存疑虑。

确实,技术的进步、商业的发展给人带来便利,也让人逐步丧失隐私,但因为隐私不用大数据是因噎废食。另一方面,行业应该施行约束与监管,不合规的企业应该被惩戒,这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来做相应的工作,也需要标杆企业做出更多的表率和探索。

从维护行业健康发展的角度出发,我们拥抱政府监管,希望有关部门对大数据金融信息服务企业严格审查。我这里要特别呼吁一下,希望推动监管机构发放个人征信牌照,促进企业合规经营。如果放之不管,会导致劣币驱逐良币。而一刀切的令行禁止,也会影响整个行业的发展。

(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